查看原文
其他

吴哲褒教授专访:大话垂体瘤诊疗规范与发展

Jane 神外资讯 2022-04-17

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内分泌腺,由它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而垂体瘤是生长在脑垂体上的肿瘤,尽管大多数垂体瘤都是良性肿瘤,但是它引起的症状会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影响生命。2019年2月20日,神外资讯记者有幸采访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哲褒教授,请他分析了国内垂体瘤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介绍了垂体瘤诊治的研究进展以及今后规范化治疗垂体瘤努力的方向。


吴哲褒教授专访:大话垂体瘤诊疗规范与发展


专家介绍


吴哲褒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瑞金医院垂体/泌乳素瘤诊治中心主任、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中国脑垂体基金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第一届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


1996.7温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至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01.9-2004.7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攻读神经外科硕士;2007年-200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攻读神经外科博士;2011.9-2013.11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曾先后赴奥地利格拉兹医科大学、美国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麻省总医院访问学习,进行显微微创手术和内镜颅底手术的学习。


至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已在国外专业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36篇,如Nature Communications、Autophagy、Neurology、JCEM、Journal of Neurosurgery、Neuro-Oncology、Neurosurgery等杂志,累计影响因子157分,累计引用超过50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等10余项。曾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浙江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上海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在垂体腺瘤的内镜微创手术及药物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主持的两项成果分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神外资讯:

请您为我们介绍下中国垂体瘤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吴哲褒教授:

坦诚地说,中国垂体瘤目前还缺少自己的流行病学数据。教科书上,垂体瘤人群年发病率为7.5~15/10万人,按照这个比例进行计算,13亿人口年新增垂体瘤病例最多可达到20万人;而正常人群随机MRI(核磁共振)检查时垂体瘤发现率为平均达22.5%。这不是一个小数据,应当引起重视,同时也亟需针对中国垂体瘤患者进行自己的流行病学调查。


神外资讯:

目前,针对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吴哲褒教授:

垂体瘤的治疗跟其他肿瘤一样,也是三驾马车: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可能对于垂体瘤患者而言,更需要的是合理、个性化的治疗策略,而不仅仅关注于手术技巧或者药物本身。一个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在垂体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占70%以上。吴教授指出,2001年~2004年在他就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春江教授硕士研究生时,于教授就提出疑问“侵袭性巨大催乳素腺瘤行手术切除死亡率高,并发症率也非常多,对于这样的大型肿瘤能不能靠药物进行治疗”。这么多年来,吴教授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目前国内从事垂体瘤治疗的临床医师都知道,对于这类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即便是对视力有影响的垂体瘤患者,药物治疗也能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疗效。所以说,在垂体瘤治疗过程中,治疗策略比精湛的手术技巧更重要!

 


神外资讯:

我们了解到在垂体瘤治疗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那么中国在规范垂体瘤治疗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哲褒教授:

近年来,中国在规范垂体瘤治疗方面主要归功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2012年4月成立中国垂体瘤协作组至今,应该说它在积极推动中国垂体瘤规范化治疗方面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针对几乎每一个亚型垂体瘤的中国指南和共识,尽管这其中仍缺乏中国自己的研究数据,但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中国垂体瘤规范化治疗的进行。2、中国神经内镜专委会。神经内镜的使用逐渐流行起来,它的适应症也在不断扩大。实际上,神经内镜是最先用于也最多用于垂体瘤手术,它的普及和规范化操作使垂体瘤诊治效果迈上全新台阶,给患者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包括治愈率的提高和并发症的减少等。3、中国垂体瘤规范化治疗离不开一大批从事垂体瘤研究的专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促进这项工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楠教授译了好多国外垂体瘤相关文献和指南。此外,吴教授提到,2018年他和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一起组稿一期中华医学杂志,主要讨论WHO第四版内分泌器官肿瘤分类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同时倡导垂体瘤的规范诊治。

 

神外资讯:

规范垂体瘤治疗的意义何在?


吴哲褒教授:

制定正确的垂体瘤治疗策略,往往比治疗本身更重要。垂体瘤治疗不仅仅考虑肿瘤占位压迫周围神经的问题,还要让患者内分泌激素恢复正常。吴教授举例道,对于一位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垂体瘤小女孩,她可能仅仅是青春发育期垂体饱满,或者是并不需要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的垂体瘤,由于采用不恰当的治疗措施(如伽马刀治疗)导致垂体功能低下或视力损害。这样的教训可能在垂体瘤治疗过程中时有发生。相信随着规范化治疗垂体瘤的推进,这类采用错误治疗方案的案例会越来越少。另外,还有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因为当地医疗水平限制,导致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这类情况,吴教授指出需要两头抓:首先要让患者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其次需要提升当地临床医师规范化治疗垂体瘤的技能。

 

神外资讯:

您刚提到医疗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那么怎样尽力弥补这一失衡呢?


吴哲褒教授:

垂体瘤本身并非多凶险,但是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方式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这在一些大的医疗机构中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的确普遍存在。“中国脑垂体基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它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只关于垂体瘤治疗和研究的专项基金,旨在宣传正确治疗理念,为基层医生提供专科培训,提升医疗水平;搭建有效就医平台,为垂体瘤患者就医就诊提供导向性便利,并全力扶助贫困患者,相应国家号召的“精准扶贫”计划。


2018年,“中国脑垂体基金”总共资助了20例垂体瘤患者,其中有全额资助的病例。今年,“中国脑垂体基金”希望能资助更多的患者(30~50例)。此外,对垂体瘤亚专科医师的培训也在同步进行。吴教授呼吁,希望有志于垂体瘤研究的医师来参与此项培训,到大的垂体瘤治疗中心进修。基金会对参与培训的医师也有相应的补助,如:到瑞金医院培训会安排住宿,并发放一定生活津贴。相信通过这样的培训,基层医生能够学习到正确的垂体瘤治疗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带回他们所在的医院,从而正确指导患者应该怎样面对这种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神外资讯:

国内在垂体瘤研究上有哪些进展?有哪些新研究正在进行?


吴哲褒教授:

首先是手术技术的进展,如神经内镜在垂体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比如假包膜切除技术,使垂体GH腺瘤治愈率从原先的70%提升至80-9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次是基础研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比较有特点的是基因测序技术,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赵曜教授领衔团队发现的库欣USP8突变,以及家族性垂体瘤遗传发生机制的研究。这些进展目前还只是属于基础研究的突破,要真正走到临床应用还需要过程。最后,药物治疗机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如一些老药新机制的发现让这些药物有了新的用途,最大的突破是对卡麦角林药物作用机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另外,老药新用途,比如二甲双胍、替莫唑胺、氯喹等,在临床治疗上协同促进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疗效,这些临床试验结果都非常值得期待。正是因为不同团队的合作与努力确实推动了垂体瘤研究的新进展,众多国内学者在国际高质量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标志着中国垂体瘤研究的巨大进步。

 


神外资讯:

您认为要提高中国垂体瘤的诊疗水平,除了以上这些新研究、新进展还需要做哪方面的工作?


吴哲褒教授:

现在一些大的医疗中心都在推行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这种模式同样适合于垂体瘤的诊治。从初期的鉴别诊断到后来的治疗方案敲定,MDT模式能从源头上消除漏诊误诊,真正做到个体化诊疗。其次,好多单位保留了患者的血液和肿瘤标本以及临床数据,如何让这些数据库和标本库真正在全国开放,做到资源共享,这点也非常重要。最后一点,临床医师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就是如何提高垂体瘤转化医学研究,这里不仅仅是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上,而是要多开展多中心的RCT研究。所以说,将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在提高中国垂体瘤的诊疗水平的路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争取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神外资讯APP了解更多精彩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